3月1日获悉,南海东部油田EP24-2某低产低效井应用MUR超短半径多分支井技术(以下简称“MUR技术”)后,该井日产油增量持续增加,截至2月28日,日产量最高达原日产量6倍以上,同时超过油藏产能预测达2倍以上,增量倍数创造了MUR技术应用以来的新纪录。本次作业让老井重焕生机,再次印证了中国海油的MUR技术作为治理低产低效井拳头技术的显著增产效果,为后续低产低效井治理提供了丰富经验。随着开发的深入,海上各个油田老井面临上部井段发育多套薄层状砂体,剩余油潜力大,经济高效开发难度大的问题,采用常规侧钻工艺需从油层上部180m井段开窗,井眼轨迹需在上部泥岩井段穿行约240m,周期长,成本高,难以实现经济动用。而中国海油在2022年南海东部油田采用的MUR技术,利用超高的造斜率特性,能够解决薄差层油藏、近井地带污染油藏开发工序复杂、成本较高的经济问题,同时6″分支井眼能够为老油井提供有效渗流通道,提高采收率,助力海上油田增储上产。因此,MUR技术在油田开发生产的降本增效、盘活南海东部低产低效井方面有着天然优势。
本次作业侧钻位置井斜角度大,达到82.9°,MUR技术又缺乏此类大井斜处作业参考,现场作业极具挑战。为推动MUR技术顺利应用,中国海油南海东部油田MUR技术团队针对方案可行性开展多次论证,不断优化设计轨迹。根据该井情况,技术团队首次提出优减造斜程序,并根据该井大井斜的特点,特制斜向器,保证开窗后井斜达到设计要求,为后续作业顺利完成保驾护航。经过技术团队的反复论证、大胆尝试,该井顺利完成作业,并创下MUR技术实施以来侧钻点最大井斜记录,让老井重新迸发青春活力,标志着中国海油在不同井况条件下的MUR技术应用再获里程碑式重要突破,更是拓宽了该技术的在低产低效井治理方面的应用范围。
MUR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对海上油田低产低效井治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据了解中国海油南海东部油田MUR技术团队由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生产作业部、恩平作业区和中海油服一体化和新能源事业部相关成员构成,该团队已多次创造海上油田超短半径分支井单分支进尺纪录。后续中国海油南海东部油田MUR技术团队将继续结合不同海域油藏特点,持续提升技术适应性、技术自主化水平,提高低产低效井治理效果,持续推动超短半径多分支井技术在南海东部片区实现规模化应用,丰富增储上产技术保障,全力以赴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海洋石油事业贡献力量。(2023-03-02)